阿根廷,金融危機,美國,英國,IMF,柯林頓總統,柴契爾夫人,布拉德福德·德隆,台灣,日本,GDP,國債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可還好嗎?歡迎再次收聽謙信歷史廣場Podcast,我是謙信,因為hosting的原因,在Podcast收聽介面上已經無法放整篇逐字稿,有興趣的朋友與想知道延伸閱讀朋友,請在瀏覽器輸入kshin.co,就可以找到你需要的資料囉,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主題吧!

今天要說的,如果您最近有關心一下日本電視劇,應該會看到「Operation Z ~日本毀滅,無需等待」這一齣戲劇,對於裡面的劇情謙信沒有任何想說的,但是對於裡面提到一個史實事件「2001 阿根廷金融危機」,我想許多人早已忘記,或是沒有印象,這個曾經是全世界人均GDP的超級大國,短短時間之內,造成至今仍無法回復的傷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讓謙信幫各位話說從頭吧!

好,廢話少說,趕緊進入正題。一開始先幫大家補充一點金融知識,世界上大概沒有一個國家沒有發行國債,簡單來說就是以國家為保證,向個人、投資機構等發行債券,有短中長期不等的還款期限,當然還款時間越長,到期要付的利率愈高。這是一般正常情況,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債無法如期償還呢?這個國家的財政部、官僚會找央行、國外大銀行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為什麼呢?就是怕國外知道這些陰暗消息的基金機構,會趁機買入出,除了賺取差價,也會造成國債資產下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絕不可以發生的,萬一發生,股市、國債、貨幣會發生三連暴跌,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不可或是不能發生的,但是這個情況,卻在2001年阿根廷發生了,而且持續至今依然無法重振,要說日本是失落的20、30年,那麼阿根廷根本就是消失的 20年!

這件事情要回到比2001年更早之前的年代,那是什麼時間呢?我們先了解一下當時國際情況,在那之前,墨西哥、東南亞、足球強權巴西、北極熊俄羅斯(不是普京大帝時代)先後都發生金融危機,他們遭遇的情況大多是1.普遍最多的銀行呆帳 2.公共財政赤字(就是我們說的舉債救經濟)3.外資大量外逃外流(就是表示這國家的金融情況不容樂觀了)4.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不過這些即使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後危機難熬,也讓這些國家金融體系幾乎是瞬間崩解,直到今天大部分國家連喘口氣都難。

好,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當時的阿根廷情況,當時在南美僅次於巴西第二大經濟體,有多麼強呢。在今天通膨算是家常便飯的時代,阿根廷國土面積278萬平方公里,人口3600多萬,要說人均國土面積絕對優於台灣,號稱是南美小康國家的這裡,光是2001年GDP擁有2687億美元,世界排名19,人均約有7208美元,根據通膨計算過後,換算成2019年也有10400.85的水準,絕對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打發的經濟體,就算是今天的台灣想跟當時的阿根廷拼,都有難度的!

這事件起源是什麼時候呢?應該很多人都還沒有出生的20世紀80年代,當時拉丁美洲國家不知道為了什麼事情,曾經集體陷入債務危機的麻煩,打從1982年到1992年這十年間,這地區的GDP增長總的來平均也不過就1.8%,通膨連非洲國家都甩一條街去了,可見有多麼悲慘,但是經濟體質又沒有像是非洲那麼糟糕,這時候世界貨幣組織IMF、世界銀行決定出手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打算用什麼方式呢?直接導入新自由主義作為經濟政策,把這個當做是一帖見效的仙丹。那我們就得搞清楚新自由主義是啥鬼?核心內容無非三個:私有制、自由市場經濟與自由貿易。

說到這個名詞,就不能不提到幾個人,柯林頓總統時期的重要經濟學家布拉德福德·德隆、美國柯林頓總統與背後共和黨、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與背後的保守黨,都是同路人。在智利強人奧古斯托·皮諾切特上台之後,這個理論進入拉美已經勢在必行!從歷史上沒有過一個例子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這裡同樣不例外。新自由主義學派的一句格言是(如同柴契爾所說的):除了通往全球化資本主義外「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存在。

布拉德福德·德隆的理論是:第一,在產業核心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之間的緊密聯繫,這種發展模型是貧窮國家在快速邁向繁榮的途中所不可或缺的(所有國際貿易障礙應儘可能的徹底移除)。第二,政府缺乏運作大型產業和商業公司的能力。因此除了收入的重新分配、公共建設、司法的執行、和一些其他領域之外,政府規模應該被減縮並民營化。

有贊成自然有反對的聲音:對於新自由主義—無論是其理論或實踐的批評者為數眾多。尤其是在那些資產被外國人大量收購、同時國內政治和經濟制度又被貿易和資本快速流動所侵蝕的開發中國家。即使是在新自由主義內部也存在爭議,一些人批評許多已開發國家在要求其他國家開放市場的同時,卻依然對其自身的國內農業市場實行保護政策。但是這些人無論形勢、勢力能與英美抗衡嗎?這當然不可能,於是這個新自由主義學派就堂而皇之的進入阿根廷了!

1988-1999這11年間,採用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中阿根廷的新自由主義沒有發揮當初自稱的哪個功能,不要說推動貿易增加。反而陷入危機之中。我們暫且撇開阿根廷,來看看英美兩國同樣時間有什麼變化?美國在1988年的GDP總值是5.236兆美元,英國是9101億美元,到了1999年,美國的GDP來到9.631兆,英國來到1.6822兆美元,同時間阿根廷從1262億美元,成為2835億美元,GDP好像增加2.2倍,但是年增率卻只有0.2%,只要你沒有數字錯亂,一定能知道誰獲利最大。

但是壞處還沒有停止,新自由主義一旦啟動就像火車只能前進了!阿根廷的貿易順逆差赤字開始加大,由於進出口產品貿易在該國經濟活動地位非常顯著,大約15%的大百分比,不過情況並沒有當初說的那麼好,從1989起阿根廷的外貿持續是在逆差赤字狀態,1999年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118億美元逆超,這對阿根廷絕對是個警訊,在資本持續流出情況下,光是要償還外債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新自由主義帶來的厄運還沒有結束,隨之而來的金融自由化與資本自由化,就像是掐著阿根廷的兩隻手,結果就是國內經濟蕭條。2001年3月,本來是一個可以順利度過的償債峰期,一般來說市場對此不會有太大動作,但這次卻不同,國際市場對於該國借新債還舊債能力有所顧忌,以致於7月10日時,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金融市場匯率發生不正常波動,僅僅兩天就讓當時國幣比索下滑5%之多!

這就結束了嗎?當然沒有,不然謙信講這麼多不就是廢話了嗎?11月當時總統出了一招,要阿根廷重新就外債談判並調整稅收,藉以支持經營困難企業,這點和今日相比沒啥不同,但是帶來卻是根本難以想像的不安與動盪!11月2日,債券市場出現比前交易日國債暴跌284%的慘劇,此後持續下滑,而貨幣市場卻一路走高,讓銀行隔夜拆借利率高達2250-300%之間。

這裡我們稍微解釋一下隔夜利率,是指當天起息第二天歸還的銀行同業拆放貸款的利率。隔夜拆借利率是反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指向的指標,也是利率體系中的最基礎(或最低)的利率,聯準會或是歐盟央行降低QE就是這個,隔夜利率用比較好理解的方式,就是當一家銀行的現金不足的時候,就會把手中資產賣給有現金餘裕的公司,並允諾日後以一定利率買回,這就是利率來源,這數字並非恆久不動的,完全是看市場需求。

受到影響,我們今天熟知的摩根大通銀行評定該國風險指數突破2500,主要是以美國債券為根本,衡量其他國家之間的差異,這個數字也代表對阿根廷的不信賴!不得已只得向IMF求救,但是等到12月5日,等到的消息卻是拒絕援助的回函,直接引爆這個隱性炸彈!

從1989年開放外資之後,卻沒有對外匯與信用證設下管制標準,貨幣得以自由兌換、資本毫無阻擋進入這個市場,等於是大開門戶歡迎外資,當時阿根廷採用的是與美元掛勾,以1:1的匯率兌換,不過對於比索的估價過高,讓阿根廷的出口陷入危機。這會有什麼結果呢?國家資產沒有價值的時候。美元自然就不會流入,國內貨幣流通情況受到阻礙,與今天相同就是經濟陷入癱瘓。

當初勸阿根廷的各國與組織,不知道是出於好心還是其他目的,在阿根廷陷入危機後,欠下包括美國、IMF等共1200億美元的債務,即使以2001年GDP高點來算,也相當於將近5成的GDP,不得已只得接受IMF的貨幣緊縮,但是阿根廷卻施行貨幣寬鬆政策,以拒絕清償貸款為武器,企圖使IMF就範,結果就是該組織於國際聲望下跌。

該年沒有按時償還貸款,阿根廷的銀行體系整個崩潰,更使許多人的一生儲蓄化為烏有,失業率攀升到20%,讓許多人批評政府向IMF貸款才是造成此情況的經濟政策元兇。但是做這種事情,是絕對沒有好果子吃的,2018年阿根廷又再次貨幣危機,與美金兌換又下跌40%,更向IMF要求發放500億美金貸款,但這位上台前以改革經濟為政見的總統,不僅無法解決,更發行百年期的國家債券!而在2001年後又再次向IMF求救,引起許多不滿浪潮。2019年又再次出現問題, 8月12日通貨膨脹55%,短期貸款利率更高到離譜的 70% 以上,市場上投資人信心潰散,會造成匯率進一步下跌,已經千瘡百孔的經濟進一步惡化。

是不是很驚人,從世界GDP大國跌落不用很久,這裡謙信給大家幾個數字,全世界舉債額度就是台灣好鄰居日本,高達238%GDP,台灣帳面上只有31.20%,看似健全其實不然,因為許多國家採取都是平衡預算制,也就是收多少花多少的概念,但是台灣從李登輝總統時代國債是1.37兆,陳水扁執政8年後增加到3.8兆,馬英九執政8年以後繼續增加到5.2兆,現在蔡英文總統第一任快要結束,現在已達5.4兆。這次疾病風暴各界都在期望政府支援,哪麼會舉債到什麼程度呢?以目前5.4兆來說,至少需要110年的國家盈餘才能還清,看到這篇的朋友到時候早已不在世,但是不會對台灣的未來恐慌嗎?








感謝您支持謙信
只要幾個動作,電子書讓您免費閱讀
    您喜歡的歷史主題是?
    Powered By ConvertKit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