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可還好嗎?歡迎再次收聽謙信歷史廣場Podcast,我是謙信,喜歡我的內容請不吝訂閱並給予好評吧!讓我們趕緊進入主題吧!

大概很多朋友和謙信一樣,都有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的進程,但是大家可能沒聽、看到,或是聽過卻不太了解,為什麼新聞自由是第四權?又為什麼美國主流媒體一面倒的靠向民主黨,迴避所有關於拜登家族的醜聞時,會被認為是第四權已死的想法。今天謙信就從這裡開始帶大家走過一趟第四權的了解旅程。

大家是否還記得,三權分立是誰提出的?是的,18世紀的法國啟蒙學者孟德斯鳩,他認為國家的立法、司法與行政,應該由不同人行使,更說立法與行政集中在某一人或是機關時,自由就不復存在,因為只要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這亙古以來都無法顛覆的真理。

第四權力就是在三權分立的情況下出現的。不過我們要先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西方從來沒有明文指出第四權,不要說憲法,連法律、規令來解釋設置,更明白來說是約定成俗、自然形成,所謂第四權這個政治權力,是指媒體與公眾視聽,由於第四權出現後,可以監視、防止前三者的濫權情況。

這裡謙信先帶大家了解傳統新聞自由理論,一般來說都把新聞自由歸為言論自由的一環,並沒有特別加以區分,而事實上,許多學者也表示難以分離。不過時至今日,信息流通的管道增加,讓新聞自由因為概括一切資訊的流通,不限於發佈訊息的自由,更包含採集、傳達與收受的自由,這項自由隨著時代的改變,定義也隨著更動。

這裡就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波特·斯圖爾特。他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1958年提名大法官,最有名的一句話可能你也聽過:「道德是你知道有權做什麼,和應該做什麼之間的不同。」(Ethics is know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you have a right to do and what is right to do.),這句話直接點出他對於道德看法,表示道德是主觀與抽象的存在。

語出德國法學者吉歐·耶林內克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即使和道德有程度重疊,但究其根本還是不同的。

這位大法官認為把新聞自由解釋為言論自由,會失去原本的意義。新聞自由不單單言論自由的附屬,而是思想、言論自由的基礎,言論自由保證的是個人基本權力,但是新聞自由是制度性權力。

這位大法官更在1974年11月的演講中表示,根據新聞媒體在現代社會的重大影響,從法學角度提出「第四權力」理論。他更認為憲法保障新聞自由,就是要保障有組織的新聞媒體,成為在政府三權之外的第四權力,用以監督政府、防範濫用權力與確保制度功能,原話是這樣說的:「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部門,以監督官方的三個部門。」他更認為新聞自由不同於言論自由,新聞界有權利、特權、責任。因此這是種權利(right),而非權力(power)。

他闡述美國憲法的觀點是:第四權既為權利,就不存在「濫權」的問題,只有是否怠忽責任的問題,反倒是政府因為掌握公權力,才是必須全力防止其「濫權」的對象,這也是第四權必須確保的核心價值。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18世紀英國著名政治家埃德蒙·柏克,在他的著作《法國革命論》中提到:「輿論的作用是與濫用權力的人數呈反比的。」這句話就能理解媒體制約濫用權力的作用。

18世紀時的英國,由於在議會設置記者旁聽席,因此社會就出現記者是議會貴族、教會與平民之外的第四等級比喻,不過這和第四權力不太一樣。

第四權力最早是誰提出的呢?其實是美國的思想家兼總統湯馬斯。傑佛遜,除了是我們熟知《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以及美國開國元勛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外,更是在反對派報紙的極力攻擊下,以壓倒性的優勢連任總統,這個情況是不是有點眼熟呢?

但是這時謙信要來引用約翰《一次讀懂哲學經典》,約翰彌爾在他的著作《論自由》說到的:「如果全人類有一共同的輿論,卻只有一個人持反對意見,此一唱反調的,仍應被容許存在;理由有四:這個反對的意見,可能正是真理之所在;即使這個反調是錯誤的,也可能促成我們求得整個真理;一般輿論即使完全正確,也應經過相反的辯論,才能成為合理論點;通常正確輿論,必須隨時接受反對的挑戰,才能不喪失其活力與功能。」

那麼傑佛遜提出第四權觀念是怎麼說的呢?「政府的基礎是人民的輿論,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保障這種權利,如果由他來決定,是否可以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將毫不遲疑選擇後者。」

那第四權怎麼發展的呢?比方說1923年伊利諾斯州最高法院關於“芝加哥市對《芝加歌論壇報》案”判決確定報紙批評政府的絕對權利原則。1964年,最高法院關於“《紐約時報》對蘇里文案”的判決確立報紙批評官員的權利。1971年由“專業新聞人員協會”提議創立的“盾牌法”保證新聞人員對新聞來源保密權,防止官員鉗制輿論。由於這一系列法律保障,使美國新聞界享有更大的自主權,追查真相的精神也以調查新聞的形式延續下來,基本上維持了揭露社會黑暗、監督政府施政、避免官員貪腐等情形。

不過第四權也經常受到挑戰,新聞傳播媒體本身也是利益單位,與各種政治權力之間不可能避免許多利益聯繫,因此關於媒體地位的“第四權力”比喻不斷受到批評。有的美國學者就指出,華盛頓的新聞記者團實際上並不是對另外三權起制衡作用力量,而是與三權並存的“政府的第四個部門”。

那麼第四權監督政府的案例有哪些呢?比方說雷根總統在任時,第一夫人南西。雷根把很多好萊塢氣息帶到白宮,最有名的就是她想把白宮內的床換成好萊塢式的豪華大床,這件事情經過與論報導之後為之譁然,當然之後也就不了了之。

那麼小布希總統呢?在2004年華府的記者會演講時,一名反對出兵伊拉克的記者,直接站起來對著就是一頓罵:「你欺騙大眾跟媒體,很丟臉!真的丟臉透頂了!」如果在其他國家,可能早就被隨扈給丟出去了,但是在美國,布希摸摸鼻子繼續演講,隨扈動也沒動,彷彿剛剛的事情沒發生一樣。

2008年他卸任前夕,前往伊拉克開記者會時,這次發生的情況就更妙了,一位當地的記者直接往他砸了兩隻鞋,更對他大吼是狗,布希又是怎麼應對?當場說了:「這雙鞋是十號尺碼。」事後他更對隨行美國記者說:「我想你們也發現了,閃躲是我的強項,包括對你們的提問也是這樣。」

但是這只是一面,另一面呢?對於媒體的第四權,總是期待讓腐敗者發抖,讓罪犯走進監獄,氣昏專制主義者,在西方一度把記者稱為無冕之王。可是這情況沒多久就發生變化。

19世紀中葉開始,市場化經營幫助新聞業實現經濟獨立,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政治集團束縛。可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眾媒體出現集中化趨勢,漸漸集中在報團手裡。大型媒體集團壟斷新聞與意見資源,媒體獨立性在新聞集團陰影下開始黯然失色。

媒體之間競爭導致新聞與節目資源高度集中,在“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下,各媒體以“收視率”和“發行量”為追逐對象,不惜以公共利益為祭品,這時媒體社會責任意識陷入渺茫。

另外傳媒界同時也追求“成本極小化”的目標,用簡單、標準化或“互相觀摩”的方式製作節目,或購買廉價影帶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播出,傳播內容的雷同讓人們獨立思考徹底化為泡影。

90年代時美國三大電視網為700多家地方電視臺提供節目,數量占全部新聞和娛樂節目的90%,1000多家日報和8000多家電台播發的新聞,絕大部分來自兩大通訊社。九大報系的發行量則占美國全國報紙發行總數的1/3。由於媒體高度壟斷,大量中小媒體獨立性在過程中被吞沒,使得公共傳播者對抗市場力量防線漏洞百出。

這是為什麼呢?說穿了就是錢在作祟。現代媒體大多數以廣告收入為主要財源,而廣告客戶往往將廣告刊登在影響力或銷量最大媒體上,媒體轉變為追逐廣告量的商業組織,相對監督政府的力量與想法大大減退。

更重要是廣告商口味決定著媒體播出內容,越來越多具有大企業背景的媒體,最關心是每年盈利多少,還有獲取盈利以擠垮對手,為民請命、制約政府的施政活動,老實說在金錢誘惑下,這一切都是可以被犧牲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第四權力的墮落,絕對不是外界逼迫,而是這個行業自己選擇的,沒有一種力量能使他們墮落於今日地步。當然媒體離不開市場化經營,假使不依附某一資本雄厚集團下難以經濟獨立,要想堅守報道的獨立性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獨立”已成為理念和實踐上衝突,我們都能看見媒體高度集中體制正在使新聞獨立化為泡影。

很多台灣朋友都厭倦媒體極度腥煽色,但是看看西方媒體,老實說也沒好到哪去,常看西方媒體的朋友一定知道,這些媒體喜好揭醜,但是這並非行使監督權,只是單純為了迎合民眾好奇、擴大市場占有率等目的,此外也透露出黨派相互傾軋的內幕。

比方說美國報業經濟協會在2000年12月5日公佈一項調查表明,美國80%以上的民眾認為煽動性新聞不在於新聞價值,目的是為了刺激新聞消費。這就是今天第四權問題的要害,演變到今天成為媒體兜售與受眾消費的奴僕,它的墮落是商業化結出苦果,更是市場經濟社會的歷史趨勢,可嘆的是今天已無人能夠扭轉這種趨勢。

再回過頭來看今天美國所謂的主流媒體,幾乎吃像難看的一面倒,另外具有影響力的社群媒體同樣也在幹跟大陸媒體審查的事情,老話一句:「大哥別笑二哥」。我們就此絕望嗎?這也不必然,由於網路發達,許多新興媒體、自媒體的影響力,其實也不比傳統媒體差,厭倦這些態度傾斜、不守新聞中立的媒體的話,其實你可以有更多選擇,不必然只是yes or no的選項。



.... 

如果願意支持謙信,我的Pressplay 訂閱頻道https://reurl.cc/0O8r19,希望我們下次健康見。



Readmoo推薦
Hahow推薦跟 YouTuber 莫彩曦學美國道地的說話習慣
YOTTA推薦
Udemy推薦成為最強大腦!「提升你的記憶力」


如果您喜愛或是支持謙信繼續提供更多話題,如果可以您的每份贊助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感謝您支持謙信
只要幾個動作,電子書讓您免費閱讀
    您喜歡的歷史主題是?
    Powered By ConvertKit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