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新渡戶稻造,孝德天皇,大化革新,宮本武藏,葉隱,四十七浪人,忠臣藏,大石內藏助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謙信的歷史廣場,這次是從社會文化來說歷史,主題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階級--武士與特有的武士道文化。

如果沒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朋友,知道武士道這名詞大約是從新渡戶稻造所編寫的《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中了解,這位可是個大人物,出生在岩手縣盛岡的他,擔任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長時於1901年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被稱譽為「臺灣糖業之父」,除了和「臺灣蓬萊米之父」的磯永吉並稱之外,更是1984-2004年間,5000元日幣紙鈔的人物。

武士、武士,或許您可以隨口道來,但是這個誕生於東北亞舉世無二的社會制度,卻令很多人著迷卻不知從何了解起,或許有朋友會覺得與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差不多,今天謙信就帶大家稍微了解這個階級的形成與影響。武士,在日文中寫為『侍』,片假名唸作さむらい (Samurai),意思就是服侍自己的宗族或是主君。

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據信是在西元645年之後才正式出現。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刺殺權臣蘇我入鹿,逼使其父蘇我蝦夷自殺,才讓皇室得以重掌大權。得以登上大位的孝德天皇,遷都遷都難波京(今大阪市),以「偉大的變化」為意建元大化,注意這是日本史上第一個天皇訂立年號,第二年就頒佈《改新之詔》,推行政治改革,就是我們歷史課本都有提到的「大化革新」,主要重點就是效法隋唐之均田制、租庸調制,更重要的是讓日本逐漸步入封建社會,鞏固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度。

從大化革新後,日本各地都是受天皇賜封的莊園,領主也都是皇族或是權臣,這時問題就出現了,這些人前往封地總不能沒有任何護衛吧?作為護衛階級的『侍』就在桓武天皇時律令制度下誕生。真正成為制度要等到征伐奧羽地方(就是今天日本的東北地方),為了消滅反抗勢力,熟悉作戰、屢屢徵招的豪族就成為武士制度的根本。

至於這個階級的壯大,要等到12世紀末首創鎌倉幕府的源賴朝,擔任征夷大將軍後象徵著武家社會正式壓過傳統的公家(朝廷)階級。日後這個階級不斷壯大、介入統治階級,出現幕府將軍、守護、守護代、大名等階級,但是不管你的等級如何,只有屬於武士這個特殊階級,才有配戴武器的資格,甚至朝廷公卿也沒有資格的。當然武士也有分上下,下級武士基本上除了有姓氏、可佩刀以外,基本上就和百姓沒有兩樣,每個等級之間的衣著進退都有規定,可說是階級嚴明的日本社會另一證明。

佩刀一般來說分長短兩把,長的就是一般在日本時代劇常看到用來攻擊的那把刀,稱為太刀或是打刀,短的稱為脇差,除了是長刀損壞的備用之外,最重要的用途是我們熟知的--切腹,佩刀的方式也有注重,出門之前先將脇差插在腰帶裡,用右手提著刀走到門口的玄關處穿上鞋,再將長刀插在腰帶裡。以自己刀為傲的武士,如果刀鞘被碰到會被視為不禮貌,因為刀都是配戴左邊,這樣錯身而過才不會碰到,這個習慣直到今天的日本還是維持靠左行走的慣例。

武士階級理論上必須是文武雙全的人,除了要擅長日本劍術、馬術、射箭等武藝,也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韜略更是所須精通。品行、操守、勇氣也都是被評鑑的範圍,從這樣看來,武士絕不是什麼輕鬆的階級,甚至可以說是辛苦,如果沒有往上爬上去,以謙信來看還不如當百姓自由點。

現代人最熟知的武士,相信10個有9個會回答宮本武藏,其實他本姓新免,宮本是他出生村子的名字。他之所以聲名大噪就是前往京都挑戰諸道場,尤其是將吉岡流滅門,現代人最清楚的莫過於與佐佐木小次郎決鬥的『嚴流島決鬥』。作為劍客(當時稱為兵法家)的他固然是了不得,但是前面說到武士還有許多學問,武藏除了創立二天一流外,還寫下迄今仍影響日本人哲學、經營、乃至運動各方面的指導書籍《五輪書》,甚至歐美等地都見的到翻譯本;除此之外他也是水墨畫與工藝家,傳世作品如『鵜圖』、『正面達摩圖』、『紅梅鳩圖』等水墨畫作,以及馬鞍、木刀等都已經成為日本指定文化財。

至於武士道精神真正付諸於紙面的文獻記載,是在江戶時代佐賀藩(肥前鍋島藩)所傳誦的武士道修養書《葉隱聞書》,本意是作為武士論語使用,所以又稱《葉隱論語》或是《葉隱論語摘抄》。葉隱兩字其實源於西行上人的詩句中:「隱於葉下,花兒苟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葉隱就是指如同樹木的葉蔭,在人家看不見的地方為主君「捨身奉公」之意。

《葉隱聞書》開篇就提及:「武士道者,死之謂也。」意思說武士道就是尋覓通往死亡之路,聽到這邊有沒有覺得很有宗教意味呢?「每朝每夕,念念悟死,則成『常住死身』,於武道乃得自由」而這句更是把死亡昇華到靈魂自由的境界。該書結尾更提出四點:1.奉武士道者絕不遲疑2.應為主君所用3.孝親4.大慈大悲,方可為人。如果撇除求死的觀點來看,看下來也就是為人處世與奉公的原則,難怪直到今日日本人還引以為誡。

武士道的本義是以「義勇奉公」為最高原則。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盡忠是絕對的價值,甚至在後來頒佈作為武士基本規範、法典的《貞永式目》中有提到:「僕忠主、子孝父、妻從夫」,對主君的忠誠是最重要也是不可違背的一點。

關於這個,最佳的體現莫過於許多日本文學作品、影視,甚至近年好萊塢明星基努李維都以此拍攝的『四十七浪人』,根據就是江戶時代有名的『元祿赤穗事件』,就讓謙信稍微花點時間說明,如果要簡單來說就是赤穗藩家臣四十七人為主君報仇事件。

事情原先發生在元祿十四年陰曆三月十四日(也就是1701年4月21日),奉幕府命令接待朝廷敕使的赤穗藩藩主淺野長矩,受到本該是指導者高家旗本吉良義央的刁難與侮辱,無法忍受的長矩竟然就在江戶城中的大廊間拔刀砍傷義央,這就讓江戶城主人將軍綱吉在敕使面前蒙羞,當然事情就鬧大了。在沒有詳細調查清楚的情況下,當日命令長矩切腹謝罪、赤穗廢藩,義央本人卻沒有任何責難,兩造的待遇實在差別太大,更別說禍首還無事,於是赤穗藩家臣以家老大石內藏助為首向幕府請願復藩,一年過去知道無望後,在元祿十五年陰曆十二月十四日(1703年1月30日)那天晚上,大石內藏助率領眾人襲擊吉良家宅邸,當場斬殺義央,砍下他的頭祭祀安葬在泉岳寺主君墓前,完成復仇目的。

雖然江戶城的輿論與某些大名都說他們是忠臣義士,幕府考慮社會秩序與忠義兩者權衡後,仍決定四十七人賜切腹自盡,但是吉良家也遭到改易(沒收領地)與流放,算是遲來的正義,日後更以此發展出歌舞伎的劇目忠臣藏。可惜的是,到了明治時代,武士道遭到極右軍國主義曲解,甚至成為軍國主義的思想支柱。

謙信本身對日本文化稍有研究,日本的國花櫻花花期從綻放到凋落只有一週的時間,凋落僅需一夜就散落,這種順乎的生命與武士道最為契合,不追求永恆,只求能夠綻放出生命的美,即使短暫也無妨。白雪似的櫻花,象徵日本武士道絢爛而短暫的美學,您同意嗎?

如果您喜歡謙信的歷史廣場,希望能夠聽到更多不一樣的歷史解讀,可以的話請您以「謙信的歷史廣場」搜尋,在medium或blogger留下寶貴意見,或是有想聽的歷史主題,都歡迎與我分享,會盡力改進缺點提供大家更好的歷史饗宴。


電子書推薦
武士道
實體書推薦
武士道
武士道


如果您喜愛或是支持謙信繼續提供更多話題,如果可以您的每份贊助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