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坎尼會戰,迦太基,羅馬,西庇阿,保盧斯,殲滅戰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謙信的歷史廣場,這次是從戰爭來說歷史,主題是古代史上成功的殲滅戰坎尼會戰與對軍事思想影響。

坎尼會戰是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最關鍵、主要的一場戰役,發生原因是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撕毀在西元前226年所簽訂以埃布羅河為界、劃分伊比利半島的和約,於西元前219年攻打並拿下協定享有自治的薩貢托,羅馬雖然沒有出兵協助但是戰後要求交出漢尼拔不成後宣戰,迦太基也不是軟柿子,當然也就展開軍事行動。

漢尼拔提出的戰略可說是驚世駭俗、前所未聞,他打算在伊比利亞招集對羅馬不滿的蠻族,步行越過冬天的阿爾卑斯山,從羅馬向來沒有太多防備的北方實行入侵。這次集結有九萬步兵、一萬兩千騎兵與數目不詳的戰象部隊,其中戰象部隊的數目是羅馬從未想過的。

雖然不知道漢尼拔的計畫,羅馬元老院派遣西庇阿兄弟擔任主副將攻打伊比利亞,更派遣分隊攻打迦太基的北非本土,企圖牽制行動。

漢尼拔這時的行動呢?他由伊比利亞的基地新迦太基出發,沿著海岸向東北方向進軍,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用軍事強迫或是外交手段征服處於庇里牛斯山和埃布羅河之間的部落,代價卻是軍隊減員嚴重,甚至還讓約一萬一千名士兵留守伊比利亞、讓弟弟哈斯德魯巴掌管兵權,自己帶著五萬步兵與九千騎兵出發前往高盧(也就是現在的法國境內),從這可以看出與剛剛出發時的兵力,幾乎是減少四成左右,絕對是對於計畫有所影響的。

為了避免與羅馬同盟交戰,漢尼拔選擇走內陸,即使用外交避免征戰,不可免的還是與阿洛布羅熱(Allobroges)部落發生了戰鬥,這仗下來又再次減員到38000步兵(不包括輕步兵),8000騎兵,37頭戰象,幾乎已經是出發之初的一半以下了。

羅馬不知道他的行動嗎?怎麼可能。從商人口中得知漢尼拔已經率軍抵達馬賽消息的西庇阿兄弟,決定由哥哥率領部隊截擊,弟弟繼續攻打伊比利亞。沒想到漢尼拔避開羅馬軍隊,更收到高盧盟友捎來的消息,要他趕緊跨越阿爾卑斯山,他們會給予協助,經過艱困的攀越過程後,終於抵達帕斯杜河谷地,也就是今天的義大利境內最長的波河。

漢尼拔在羅馬本土的第一仗,就是尾隨而來的西庇阿哥哥,在提契諾河畔開戰後羅馬方敗退,從此戰開始,他對待俘虜的態度截然不同,只要是羅馬人都是異常殘酷,羅馬同盟則是很寬容,目的就是爭取這些人投入自己這邊,也能削弱羅馬的實力。

通過波河的迦太基軍隊,越過亞平寧山脈入侵伊特魯里亞,這裏就算是羅馬本土了。當時羅馬執政官(羅馬共和國通過選舉產生的最高的職務)蓋約·弗拉米尼得知消息,趕緊帶兵前往迎擊,希望能夠阻止他們的前進。非常了解對手急於求戰的漢尼拔,利用這個有利要素在特拉西梅諾湖(波河以南義大利最大湖泊)畔的狹窄隘口設下伏兵;果然弗拉米尼不顧部隊急行軍趕來此地已經十分勞累,依然強行開戰,遭到迦太基軍隊引入埋伏圈中予以殲滅,真的是如字面所形容,三萬名士兵幾乎很少生還,主將也在此戰陣亡,漢尼拔隨後擊潰在在伊特魯里亞駐守、寥寥可數的八千羅馬部隊。

得到戰敗消息的羅馬城當然恐慌不已,感到大事不妙的元老院讓費邊擔任獨裁官,抵禦漢尼拔的攻勢。面對前往亞得里亞海沿岸劫掠的迦太基攻擊,費邊了解不能跟他硬碰硬,於是取得四萬部隊後,僅尾隨在其之後,卻沒有發起決戰,反而是以打擊他的補給線作為消耗對手作戰能力的方式,這一手實在非常高明,因為深入羅馬本土的迦太基,最大的弱點就是補給,這個戰術就被稱為「費邊戰術」。

費邊的戰術雖然有效,對於羅馬人來說消滅漢尼拔才是唯一,於是六個月獨裁官任期滿之後不再續任,組織四個軍團交給保盧斯與瓦羅這兩位執政官帶領,希望能夠一舉殲滅迦太基。這兩個執政官領兵經驗如何呢?保盧斯和伊特魯利亞人作戰過,瓦羅沒有實際參戰經驗,只靠演說才得以拿下執政官職位,以我們現在角度看來無非就是羊入虎口罷了。

兩位執政官率領以羅馬重步兵、騎兵編成的八萬四千部隊與漢尼拔在坎尼碰頭。為何會在此處呢?其實因為坎尼城是羅馬非常重要的糧食倉庫,遭到漢尼拔拿下後羅馬軍隊騷動不已,如果只是一般的倉庫就算了,坎尼的重要性是在於是控制附近羅馬省份的關鍵點,兩位執政官沒有選擇,只能選擇奪回坎尼,這也是漢尼拔著眼點。

其實當兩位執政官抵達時,曾經發生爭執,有參戰經驗的保盧斯眼見坎尼地形平坦,有利於以騎兵為主的迦太基軍隊,卻不利於以重甲步兵為主的羅馬軍團,沒有任何經驗的瓦羅卻對這個意見不以為然,問題在於羅馬軍隊的統率權是兩個執政官一天一換,兩軍對峙兩天後,8月1日漢尼拔正式提出隔天挑戰,次日的指揮權是.....瓦羅,事情發展卻沒有如料想般順利。

瓦羅雖然沒有經驗,也不是呆子,當下就拒絕提議。漢尼拔為了逼瓦羅就範,當天就派兵襲擊在奧非都斯河取水的羅馬士兵,這下可就惹惱瓦羅,順應漢尼拔的心意集結所有兵力布陣要在次日展開決戰。

先看看羅馬方的布陣,七萬名步兵、二千四百名羅馬騎兵與四千名同盟騎兵(剩下一萬人守後方),以傳統方式將步兵放在中央加厚縱深,騎兵放在兩翼,有多厚呢?每行10人,有16行縱深,方陣之間的空隙也小了許多。這是相對於迦太基方面有兵力優勢的選擇,希望以此迅速擊潰對方中軍,讓後續的小隊能夠接續。

兵力劣勢又背臨奧非都斯河的迦太基軍隊怎麼辦呢?多次與羅馬交手的漢尼拔,自然深知中央必定是對手主要突破的目標,手中僅有的是大約三萬名重裝步兵、六千名輕裝步兵與八千名騎兵,將兩萬五千西班牙、高盧步兵佈置中央以半圓形向外突出,三千努米迪亞騎兵在右翼,七千西班牙、高盧騎兵在左翼,在中央後方兩邊各有五千利比亞步兵方陣。他打的是什麼主意呢?羅馬部隊既然一定從中央突破,那麼就等你突破後再行夾擊就好。

不僅如此,漢尼拔還有一手,派五千暗藏匕首、手持長槍長劍前往羅馬部隊方面詐降,當然就被繳械留置後方,這就變相成為內應。

這時正是義大利半島的夏天,不僅炎熱乾燥,坎尼當地吹起的西南風帶起的塵土讓羅馬士兵很難睜開眼,相反背風的迦太基軍隊沒有這個困擾。儘管如此,七萬羅馬軍隊黑壓壓的整齊前進,還是具有很強的震撼力,直到兩軍距離約三百公尺的時候,才正式打響戰鬥號角。兩邊先以彈弓與標槍投擲作為前奏,沒多久就撤回本陣,準備展開決戰。

羅馬主部隊投擲標槍給予迦太基傷亡後,開始發出吶喊展開突襲,在兩邊步兵激戰的同時,羅馬本來整齊的長方形隊伍因為迦太基的半圓形布陣,逐漸成為楔形,自傲的陣形遭到打亂。

步兵激戰時兩邊騎兵也沒閒著,當右翼努米亞騎兵與羅馬方面旗鼓相當時,左翼已經擊潰羅馬僅有兩千的部隊,加上西南風勢助威,迦太基的弓箭、彈弓威力都比平常還強,增加羅馬的傷亡。

有一個令人意外的插曲,增加羅馬部隊的不利因子,開戰初期人在右翼的保盧斯就被彈弓擊傷,只得下馬,沒想到手下眼見主帥下馬,誤以為是命令,結果下馬作戰遭到迦太基方面騎兵一陣猛攻,頓時七零八落。因為保盧斯的撤退,迦太基的左翼部隊才能去協助夾擊另一邊,予以擊潰。

中間地帶的戰況如同漢尼拔戰前所規劃的,變成一個U形的陣形,從三面施以包圍,羅馬士兵到後面連舉劍的空間都沒有,遑論反擊,這時掃蕩羅馬騎兵的兩翼騎兵,從後方進攻完成四面包夾,先前的五千詐降軍用匕首刺殺士兵,趁亂奪取兵器,造成更大的混亂,至此勝負以定。

戰役是以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羅馬犧牲五萬多名士兵,外加俘虜四千多人,指揮官保盧斯戰死,瓦羅逃離戰場告終。據說保盧斯死前曾說:「告訴羅馬的元老院,加強羅馬的城防,並嚴密防守…告訴費邊,保盧斯現在仍然生存,但即將就義,並警誡其勿忘此教訓。而我則寧願戰死沙場亦不願在執政官任期完結後再度被告,又或與瓦羅一起被告,以免以歸罪於別人來還自己清白。」

這場戰役重創程度要到100多年後的阿勞西奧戰役才可以比肩,軍事學家道奇(Theodore Ayrault Dodge)曾說:「在古代極少的戰役可以像坎尼會戰般以技術取勝,漢尼拔憑技術取得了一切的優勢。西班牙與高盧兵以階梯形列陣,使敵軍逐步陷入包圍,這完全是戰爭的藝術。其以非洲兵在側翼對羅馬軍進逼,使其混亂,更值得稱讚。整場戰役,站在迦太基的立場上看,是完美無缺的,在戰爭史上幾無可匹敵者。」

二次大戰著名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曾寫下:「如果情況容許的話,每一個將軍都尋求在戰場上完勝對方,漢尼拔在坎尼會戰的完勝使得『坎尼』成為完勝的代名詞,在世界各軍事學院均被詳細研讀。將敵方完全包圍並且殲滅的念頭,使得在近一個世紀中(包括腓特烈大帝與小毛奇,兩人都是普魯士人),眾名將皆欲嘗試重新創造一次自己的『坎尼』。」

比較近年的例子就是第一次波灣戰爭時,聯軍總帥史瓦茨柯夫將軍,曾經研讀過坎尼會戰並將漢尼拔的戰術成功運用在地面戰役中,結果大敗伊拉克軍隊。

從以上我們可以得知,漢尼拔被歐洲人視為戰神絕不是沒有來由,坎尼會戰的戰術精隨也沒有隨著時間而有所減低價值,相反更多將領努力研讀,希望能夠找出自己的『坎尼』道路,雖然他沒有像中國孫武留下兵法書,他所創下的戰略思想,直到兩千多年後的現代,依舊深深影響軍事發展。

如果您喜歡謙信的歷史廣場,希望能夠聽到更多不一樣的歷史解讀,可以的話請您以「謙信的歷史廣場」搜尋,在medium或blogger留下寶貴意見,或是有想聽的歷史主題,都歡迎與我分享,會盡力改進缺點提供大家更好的歷史饗宴。




如果您喜愛或是支持謙信繼續提供更多話題,如果可以您的每份贊助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