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十字軍,丹多洛,英諾森三世,聖馬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謙信的歷史廣場,我是主講人謙信,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有憂慮、挫折、不安、頹圮的心情,甚至是面臨選擇的關頭,在多不勝數的心靈雞湯與勵志課程、甚至是正面能量都四處滿溢的現代,或許解答是在自己;正確的說是在自己眼前,那就是歷史,俗話說:「世界已經沒有新鮮事。」這句話一點都沒錯,我們經歷的,歷史上一定有人經歷過差不多的事情,只是形式與時代不同,謙信不是什麼心靈講師,只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但是希望在某日某地的某人,會因為我的某段節目有所啟發、甚至是改變原來負面的想法,又或者是面臨猶疑不定的關頭,能夠下定決心決斷,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榮耀!

在節目開始之前,如果您喜歡提供的內容,不管您從什麼管道收聽,您的訂閱就是對我最大支持,喜歡的話,麻煩花您一點時間訂閱我的頻道並評分,如果可以的話留下您的意見,同時歡迎您告訴謙信您有興趣的話題,會在後續的內容中加入您的意見。節目的文字稿請搜尋『謙信的歷史廣場』部落格,也會有我自己讀過的延伸閱讀建議,如果想要討論節目內容或是抒發想法,我在FB開設『謙信自由討論廣場』社團,歡迎加入一起討論切磋歷史,期待與您相遇!這次是從書籍來說歷史,選的書是羅傑克勞利所著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中《財富之城》主題是:威尼斯如何利用十字軍崛起。

這期開始謙信要和大家一起思考節目內容,我們都知道一個平凡人想要有所作為,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有沒有掌握住時機與機會是很重要的關鍵,往往一瞬即逝,這個標準放在今天的內容也頗為洽當,就讓我們開始節目並一同思考吧!

現在熟知的威尼斯印象是個水都、觀光之都、世界文化遺產,118座由橋樑互相連接小島形成的美麗城市,Luigi Barzini路易吉·巴爾齊尼曾在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最美麗的人造都市」,時代線上也稱讚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但是謙信要給大家第一個事實就是:這裡本來是瘧疾盛行、完全不適合人居,怎麼說呢?威尼斯瀉湖位處波河與皮亞韋河河口之間的封閉的海灣,威尼斯城就在這個瀉湖的淺灘上,最早一代的威尼斯人是為了逃避北方日耳曼襲擊離開羅馬的難民,分別從從帕多瓦、阿奎萊亞、Altino及Concordia(今格魯阿羅港)集中到這裡,為什麼會選擇這裡?就是因為這裡的位置太不好,連攻擊的價值都沒有才讓這裡躲過蠻族襲擊。

即使如此威尼斯也都一直都在東羅馬帝國的管轄內,直到西元568年,倫巴底人入侵東羅馬帝國讓人們以建築馬拉莫科與托切洛兩個新港口作為脫離的契機。作為歷史上威尼斯最高代表職位:總督(威尼斯語:Doxe de Venexia;義大利語:Doge di Venezia ,一般簡稱Doge)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根據記載是在726年時為了取代羅馬時代的護民官所設立,本來是作為拜占庭帝國在這裡的最高權威,即使在751年義大利中部與北部的統治被倫巴底國王艾斯杜爾夫(Aistulf)結束,這個職位還是留存下來。

威尼斯國際地位的提升是緣於西元828年的一個事件:聖馬可遺骨事件。當時人們認為城市也需要一個主保聖人,但是這個地方沒有什麼人來傳教過,就把眼光放到地中海對岸北非的亞歷山大港,那裡據說有《馬可福音》作者、基督七十門徒之一的聖馬可遺骨,一些商人利用伊斯蘭穆斯林視豬為汙穢的習性,竟將遺骨藏在豬肉之下偷偷運出,終於讓威尼斯也有值得誇耀的主保聖人。

認為威尼斯人從此篤信基督教義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對他們來說商業利益的忠誠遠高於上帝,眼下和穆斯林或是基督徒同時從事商業往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樣的行為當然會惹得羅馬城中的教宗非常不滿。但如同他們對外所說:「因為沒有了商業,我們將不知該如何生存。」

這座城市真正崛起關鍵是1104年建造的兵工廠,加上最後一任獨裁的總督米奇爾於1172年過世,讓他們在6年後從維羅納手中奪下布倫納羅山口(Brenner pass)的控制權,開啟前往日爾曼的商業道路。跨入共和國體制的威尼斯在1200年之前為了排除海盜對海上貿易的威脅,將亞得里亞海納入控制,選舉出來的總督同時有達爾馬提亞總督與伊芳芳絲特勒半島總督的頭銜。

以聖馬可作為城市主保聖人的威尼斯,又怎麼利用十字軍呢?事情的開端從三十八歲、出自德意志血統的羅馬貴族世家年輕教宗英諾森三世說起。距離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芒發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演說超過一個世紀後的1198年,在他大聲呼喊:「在耶路撒冷領土遭到無情的摧毀之後.....」之後,是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揭開序幕。為了尋求船隻支援,派出紅衣主教前往威尼斯,令人訝異的是回應極為快速,作為交換請求教宗解除頒佈對伊斯蘭世界的貿易禁令,來回折衝之後,英諾森三世同意非軍事物資的貿易,否則將會處以破門(是教會中最嚴重的懲罰,破門之人與教會隔離,斷絕教會賜予救贖,對中世紀的人來說有絕對約束力)。

為了十字軍事項1201年來到威尼斯的六名法蘭西騎士,這時第四十一任總督是年過九十的恩里科。丹多洛,即使以向來挑選總督以高齡並經驗豐富的來說,也屬於特例。兩方會議後決議以九萬四千馬克,相當於法蘭西一年財政收入提供十字軍必要的船隻運輸與九個月的糧食補給服務,雖然金額龐大但對於威尼斯風險也很高,等於全城的活動全部轉為支持十字軍,萬一有意外,將會使威尼斯的未來蒙上陰影,這個協議將在不久之後產生令人無法想像的轉折。

1202年遲遲無法付清剩下三萬四千馬克的十字軍與威尼斯陷入僵局,這時丹多洛站出來協調,讓十字軍幫威尼斯打下同是基督教城市、也是十字軍陣營的扎拉,原因當然就是商業利益,以此作為延遲支付欠款的條件,沒有選擇的十字軍領導者只能同意,這下還沒與穆斯林開戰就要先內鬨了!

在扎拉投降前,該城修道院長手持英諾森三世的破門信件,要求十字軍停止攻擊,但是在丹多洛的威脅之下,五天後該城還是免除不了淪陷的命運。問題在於全體十字軍將面臨教宗的破門令,於是在達爾馬提亞海岸等待適合出航時,派出代表團前往羅馬就此事與教宗辯白,解除破門令關鍵是讓全軍歸還扎拉所得戰利品,任誰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於是高層隱蔽教宗回信,對全軍謊稱已經獲得完全赦免。

事情拖久變數越多,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樣,1203年1月1日,日耳曼國王使臣到來,提出一個建議:幫助他的妻弟阿歷克塞奪回被伯父篡奪的拜占庭皇位,也就是要繼扎拉之後,再對基督教城市君士坦丁動兵(嚴格來說是東正教,不是羅馬的天主教會)。事實上按照拜占庭繼承法他並沒有此等權力,日耳曼使臣利用十字軍不懂其中奧妙,又許以許多好處,包括共二十萬馬克、繼承皇位後在埃及征戰一年、在耶路撒冷供養五百名騎士等,甚至還扯謊說教會將會認同這樣行動,事實上去年這個提議就已經被英諾森斬釘截鐵回絕。

面對可以償還債務、甚至還有餘裕,更能得到征服、守衛聖地所需要的資源,大概沒有人會不動心,雖然有其他意見,但在投票表決下還是通過這個建議,導致不少人脫離十字軍回鄉。1203年6月24日,由威尼斯艦隊載運的十字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目瞪口呆望見穩若金湯的城牆,而在羅馬,已經無力阻止事態往更糟方向發生的教宗,曾寫下:「世界就像潮水,時有漲落;人們無可避免隨波逐流,做不到停止不前。」他這樣的敘述,對於十字軍的處境相當貼切。

攻打君士坦丁最後處於劣勢的時候,隨軍出征的老總督丹多洛全副武裝站在聖馬可旗幟之後,下令他的槳帆船前進,鼓舞威尼斯艦隊,這一幕也在四百年後,由丁多列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在威尼斯總督宮重現。這次行動威尼斯斬獲的兩個重要的戰利品,一個是四匹銅馬,據說是西元前四世紀的作品,第二是聖女露西亞的遺骨,都命人送回威尼斯;那四匹銅馬在日後裝飾在聖馬可大教堂,後來在拿破崙入侵時被搶到法國,拿回來之後放在博物館中。

在一連串的衝突、戰役後,拜占庭從希臘轉變為拉丁帝國,擁立鮑德溫一世為首任皇帝但是聲望已經大不如前,只能勉強維持,相反地威尼斯將勢力深入這座有『眾城女王』之名的城市,丹多洛本人沒有回到故鄉,葬在該城最尊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墓穴日後遭到伊斯蘭王朝破壞。

這段威尼斯崛起的歷史,相較於日後發展或許沒有那麼光彩華麗,卻十足重要,如果沒有這一段,我們熟知的地中海霸權威尼斯,恐怕也不會、或者說沒有哪麼強勢可以威壓鄰居熱那亞、比薩等地。謙信認為歷史上強勢政治勢的崛起,不論個人或是國家,機運佔了相當重要的成分,您願意和我分享讀後心得嗎?

您喜歡這次謙信提供的內容嗎?或者什麼意見或是建議可以提供給我嗎?感謝您花時間來收聽節目,真的很感激,如果可以在您收聽的管道或是用google 搜尋『謙信的歷史廣場』在fb或是Blogger留下您的意見,幫助我改進缺點以提供更好的節目,或者您有想聽的內容,也可以與我分享,會盡量在往後節目中提供。Blogger除了有文字稿外,還有謙信讀過的延伸閱讀,對於主題有興趣的朋友,記得去看看喔!最後再次謝謝您的收聽,期待下一期節目與您相遇!




如果您喜愛或是支持謙信繼續提供更多話題,如果可以您的每份贊助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