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舞伎,超歌舞伎,中村獅童,初音,傾奇者,織田信長,前田慶次,出雲阿國,女形,若眾歌舞伎,和事,荒事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謙信的歷史廣場,這次是從社會文化來說歷史,」主題是:從現代超歌舞伎看世界獨一無二的歌舞伎文化

2019年8月,剛剛度過酷暑與祇園祭的京都,又迎來為期一個月的盛事:在京都四条歷史最久、也是各種傳統藝術重鎮的南座,由歌舞伎名角中村獅童與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共同擔綱的「今昔饗宴千本櫻」。

如果對日本虛擬偶像有所了解,應該都知道這位初音未來早就不限於日本國內,影響力甚至到美國開演唱會;中村獅童是名門「萬屋」一門,萬屋錦之介的外甥,在日本歌舞伎界的地位相當高,這兩個往日看似沒有任何交集的領域,今天會這樣組合,起點就是在1986年,為了挽救從二戰後逐漸沒落的傳統藝術,第三代市川猿之助在當年結合現代劇與京劇,以現代風歌舞伎推出「日本武尊」曲目,以別於古典派藝能化歌舞伎,雖然引來古典派的批評,也吸引許多新生代的目光,近日第四代市川猿之助(曾在大河劇風林火山扮演武田信玄)宣布將以360度舞台重新詮釋「日本武尊」,說了這麼多就是讓大家知道這個在東亞島國的獨特文化在今日演變,但是歌舞伎是從什麼時候的呢?

讓我們回到更早之前的日本,從神話時代開始的神樂、平安時代屬於貴族的雅樂、神社寺廟的猿樂、鎌倉時代第一美女靜御前為代表的白拍子等,都是屬於特殊階級的藝能,直到日本奈良時期,從中國大陸傳入「散樂」後,田樂與猿樂等屬於民間的表演藝術才逐漸開始發展。

歌舞伎這三個字是借用日文中的漢字,據信是來自於傾く(かぶく)的連用,專指日本戰國時代後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的一種社會風潮,尤其於慶長至寬永年間(1596年~1643年)在江戶和京都等地流行,以喜好異風、穿上光鮮的衣著、以及有著超越常識行為的人稱呼之。日文將引人注目的動作、服裝稱為「かぶき」,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傾奇者(かぶき者)」,有哪些代表人物呢?接下來就讓謙信介紹幾位知名度最高的,別太驚訝喔!

讓我們回到更早之前的日本,從神話時代開始的神樂、平安時代屬於貴族的雅樂、神社寺廟的猿樂、鎌倉時代第一美女靜御前為代表的白拍子等,都是屬於特殊階級的藝能,直到日本奈良時期,從中國大陸傳入「散樂」後,田樂與猿樂等屬於民間的表演藝術才逐漸開始發展。

歌舞伎這三個字是借用日文中的漢字,據信是來自於傾く(かぶく)的連用,專指日本戰國時代後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的一種社會風潮,尤其於慶長至寬永年間(1596年~1643年)在江戶和京都等地流行,以喜好異風、穿上光鮮的衣著、以及有著超越常識行為的人稱呼之。日文將引人注目的動作、服裝稱為「かぶき」,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傾奇者(かぶき者)」,有哪些代表人物呢?接下來就讓謙信介紹幾位知名度最高的,別太驚訝喔!

第一位就是日本戰國時代、別名「第六天魔王」的織田上總介信長,他最有名的傾奇事蹟就是他去見岳父齋藤道三那一趟,據說當天是他平日的穿著:穿豹紋的半袴,帶著像馬戲團耍猴把戲的縄子,腰間綁著兩三個瓢箪(葫蘆瓢)與火打袋,穿沒袖子的衣服,腳上穿著草鞋,頭髮則梳著浪人專用的「茶筅髷」髮型,整個模樣就不像是領主,倒像流浪諸國的浪人,當然隨後就穿著有家紋的正式服裝與岳父見面,對面喝了一杯酒、吃了茶泡飯就結束,讓道三感嘆:我的兒子只配給他牽馬。

其次是後世稱為加賀百萬石始祖的前田利家,以及最有名、也是利家大哥的養子,實際年齡比他大的前田慶次,據說在1567年-1582年間前往京都求教文學、音樂於關白一條兼冬及右大臣西園寺公朝,又從大納言三條公光處了解學習源氏物語及伊勢物語、向天下知名茶道家千利休學者茶道,還通曉亂舞、猿樂、笛吹、太鼓的舞技,連歌是向第一大師紹巴學習,他無疑是生活相當優渥才能有此餘裕學習這些在戰國時幾乎是奢侈的學問,慶長十七年在米澤過世的他,是當代少有文武雙全之人,連歌、音樂等藝術才華都是當時之冠,即使行為特立於當世,也被米澤領主上杉景勝稱讚為「大剛之大將」。

至於歌舞伎的始祖,一般認為是1603年,也就是關原之戰沒過幾年,一名出雲大社的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專事奏樂、祈禱等工作),為了籌措神社費用,來到京都表演向來是男性傾奇者跳的「かぶき踴り」(Kabuki uta),演出內容反應當時的社會百態,於是由女性表演的風潮瞬間獲得成功,許多京都老頑固都被她虜獲,一時間京都出現阿國風潮。現在京都國立博物館收藏「阿國歌舞伎繪圖」,從圖中可以一窺究竟:可以看到當時的情形:肩上扛著長刀的女性扮演著「傾奇(KABUKI)者」。

當時京都島原遊廓的遊女,趁著這個風潮也組成好幾個舞團,由女性表演的KABUKI舞蹈開始被稱為「女歌舞伎」,掀起熱潮。阿國本人則前往江戶,同樣也受到好評、大獲成功;但是在京都的遊女團體因為有接近脫衣舞的行為,遭到幕府認為會敗壞武家社會風氣,在1629年明令禁止女歌舞伎。

當時人想既然女的不行,那就讓未成年男孩子來演,少年劇團出現了。美少年扮演女性的「若眾歌舞伎」從此盛行。當時少年也是成人男性的性對象,與女歌舞伎同樣被認為有傷風化,遭到官方禁止,其實牽涉到日本的一個文化:眾道,日後有機會跟大家好好解釋。

難道就這樣了嗎?當然不是,接著接力上場的就是以成人男性表演的「野郎歌舞伎」的時代到來。美少年組成的若眾歌舞伎,扮演的女性角色容貌美麗、姿態端莊,讓觀眾察覺不到是男人,相反地「野郎歌舞伎」並不是靠外表,而是用「演技和技術」來扮演女性,這種「女形」的出場磨鍊出以技藝取勝的局面,使得歌舞伎得以持續發展下去,這與今天的歌舞伎表演緊密相連。

江戶時代這種女形多出現在京都的軟派劇,如以坂田藤十郎與芳澤菖蒲表演的「和事」(表演和藝妓嬉戲的軟派劇),在江戶則出現迥異於上方(京都)流行,流行的是硬派劇「荒事」,是以英雄傳為主要曲目的歌舞伎表演,首先由市川團十郎在十四歲登台首創,扮演「坂田的金時」(擊敗大江山的酒吞童子因而聞名的源賴光部將,說出他的乳名你應該就知道:金太郎,銀魂迷不要激動啊,這不是阿銀),以紅色和黑色油彩在臉上裝扮,表演激烈的武打場景,自此「荒事」就成為江戶流行的歌舞伎類型。本來是在俗稱「江戶四座」的四個表演場地演出,但是在生島、繪島事件後幕府大力整頓體制,受到牽連的山村座也跟著關門大吉,只剩三座。

十九世紀時,許多技術的進步促進歌舞伎的發展,像是「外連」這種使用道具迅速變化角色的技巧,增加觀眾欣賞的樂趣,還有像是假髮的「床山」、長歌三味線的出現,也是支持發展的幕後功臣。第一代長谷川堪兵衛善用曾是負責建造寺廟、宮殿的大木匠師技術,創造快速變換佈景的「唐家體龕燈變化」、利用機關讓屋子快速傾倒的「山門金閣三重上推」、「引體屋」等襯托演出的機關。

因為明曆大火後,幕府禁止興建面寬超過三間的建築物,如果以傳統方式,勢必建造屋頂時就會有遮擋視線的柱子,對於觀賞表演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十二代堪兵衛創造「龜甲樑」這種新穎建造劇場的方式,以十四根三間樑組合,舞台上就不會出現柱子了!這個新穎的方式首先出現在市村座,受到大江戶居民的好評。

大家好奇歌舞伎演員的收入有多少呢?到了十八世紀後期,出現第七代團十郎、第三代尾上菊五郎、第五代岩井半四郎等名演員,每年劇院都會和演員簽為期一年的契約,在十一月與一月的「顏見世狂言」亮相,據說以「助六」等曲目演出「歌舞伎十八番」的第七代團十郎,據說薪水高達千兩,一說是兩千兩,當時一兩約莫今日的三十到五十萬日圓,以最低來換算也有三億日圓之多!!

發展到今日,古典派的歌舞伎固然還是有擁護者,但是為了能讓這個傳統藝術繼續下去,必然得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超歌舞伎的提倡、出現也就不意外。謙信想到就像是台灣的布袋戲,從早期的掌中戲,演變到金光布袋戲,乃至於今天的霹靂布袋戲,本質沒有改變,表演藝術形式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改變,才能繼續留存在大家的眼前,不是嗎?

您喜歡這次謙信提供的內容嗎?或者什麼意見或是建議可以提供給我嗎?如果可以在您收聽的管道或是打kshin.co,在『謙信的歷史廣場』留下您的意見,幫助我改進缺點以提供更好的節目,或者您有想聽的內容,也可以與我分享,會盡量在往後節目中提供。網站除了有文字稿外,還有謙信讀過的延伸閱讀,對於主題有興趣的朋友,記得去看看喔!如果喜歡還是請您分享給朋友喔!再次謝謝您的收聽,期待下一期節目與您相遇!






Readmoo 電子書推薦
再見了!東京昭和百景
博客來書推薦
歌舞伎完全圖鑑
歌舞伎完全圖鑑




如果您喜愛或是支持謙信繼續提供更多話題,如果可以您的每份贊助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感謝您支持謙信
只要幾個動作,電子書讓您免費閱讀
    您喜歡的歷史主題是?
    Powered By ConvertKit

    0 留言